职级体系根源在管理幅度的有限。越精干的团队配置,管理幅度越有限,比如控制在4到6。按150的邓巴数,最高管理者能熟识的员工层级最多低于其3个级别。在最精干的公司组织中,最高管理者,熟识他的副手,副手管理的团队主管,团队主管管理的业务骨干。类似的道理,一个公司的分公司级别,通常难以超过4层,即总公司-省公司-市公司-区公司,如再增加公司层级,低于区公司的管理层是难以进入实质权力结构的,因其难以获取最高管理者的熟识。2万人魔咒的根源是,最高管理者可以熟识150个中高层管理者,150个中高层管理者各自为政,也最多再管理约2万人。如此,超过2万人的组织,势必有部分员工是由无法进入实质权力结构的管理者管理的,而后者对企业,经常是熵增的根源。
1. 基本执行层
业务执行力主导,理解小方向,尊重反馈机制
- 猫厂,p6-p7
- 狼厂,t5-t6
- 菊厂, 16-17
- 18M, band7-band8
- 四大,SA-M
- 内资券商,SA-VP
- 合资或外资券商,A-SA
- 基金,Analyst
2. 中级管理层
团队管理力主导,看清小方向,维护反馈机制
- 猫厂,p8-p9
- 狼厂,t7-t8
- 菊厂, 18-19
- 18M, band9-band10
- 四大,SM/VD-D
- 内资券商,SVP/D-ED
- 合资或外资券商,VP/D-ED
- 基金,Fund Manager-D
3. 高级管理层
组织影响力主导,看清大方向,制定反馈机制
- 猫厂,p10-p12
- 狼厂,t9-t11
- 菊厂, 20-22
- 18M, bandD-bandB
- 四大,P
- 内资券商,MD
- 合资或外资券商,MD
- 基金,MD/P
4. 集团决策层
行业影响力主导,影响大方向,决定反馈机制。于此,踏入所在社会的统治阶级
- 猫厂,p13
- 狼厂,t12
- 菊厂, 23
- 18M, bandA
- 四大,CXO
- 内资券商,CXO
- 合资或外资券商,CXO
- 基金,CX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