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家庭生存策略

Posted by Cong Li on December 22, 2021

之前写过乱纪元生存策略方向恒纪元发展策略方向。每年年末都会记录关于家庭经济相关的想法。社会在疫情下已过去近两年,记录一下基本认知和应对策略。

1. 基本认知

  • 生产分配响应着权力、资本、名望,代理人获得远超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

  • 代理人之间的战争,以普通人拥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代价

  • 生产力革命带来的生产关系变动,代理人的更新速度会变快

2. 应对策略

  • 接近代理人、普通人的边缘位置

    社会的钱、权、名的分布是极度不均衡的。以中国为例,代理人、普通人的边缘位置,在千分之一的位置,家庭资产大约5000万元,职位级别大约对应县处级正职,社会知名度大约对应三线明星。

  • 从普通人出发去理解代理人之间的战争

    代理人不是超人,他们争夺的是立足普通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代理权,而经过复杂的制度设计,代理权经常被扭曲为产权,包括占有、使用(经营)、收益、处置等。

  • 保持天理,和先进生产力保持一致

    生产关系是满足天理和形成先进生产力的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人只能是目的,而不能是手段。天理是饮食男女,人欲是过犹不及,所谓lagom。先进生产力是更高效率的改变客观物质世界。知行合一,预测性的优先级高于解释性,在特定场景,可以放弃解释性。

3. 普通人的价值观

价值观,判断生产力、生产关系和生理体验上何种更有价值,对生产关系的判断是分阶级的。毛主席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中提到,阶级分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、中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、半无产阶级、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(类似马克思所提到的流氓无产者)。简单来说,代理人和普通人。

作为普通人的价值观,第一种选择,如果能成为代理人,自然心安理得、奋发向上,但这个概率是很低的,且越来越低。第二种选择是普通人安于实际经济情况,随遇而安。第三种选择,成为游民无产者,虽没有生产资料,但不事生产,排斥代理人、普通人达成共识的努力工作的价值观。或者这么说,游民无产者的价值观是围绕自身的,如果人生游戏不能获得自己的好感,那就毫无意义,毫无价值。对于游民无产者来说,他们或者能掌握少量生产资料,但整体来说,对社会的总产出是不足以养活别人的,甚至很难养活自身,所以义无反顾的投入分配的行业。不像代理人进入分配行业,游民无产者天然的不能靠继承来获得更优势的分配权,只能积极主动的通过创造、抢占和投机,来获得权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