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社会福利的内容
- 社会保险,个人+统筹,包括养老金保险、医疗保险
- 社会保险,统筹,包括生育、工伤、失业
- 公积金
- 其他补贴,主要基于户籍,不需要特殊缴费
2. 社会保险的路径选择
任何路径选择都是基于成本和获益。
养老金保险方面,职工退休收入约1/3是个人账户支付,2/3是统筹账户支付。以退休前一次性补缴为例,判断养老金保险的获益。首先,根据《社会保险法》,必须要在2011年之前有社保缴费记录,才能够一次性补缴。具备补缴资格后,按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的不同补缴身份分别是8%和20%的补缴比例,前者都进入个人账户,这是身故后余额继承的,后者有12%的比例是进入统筹账户的。
当按照灵活就业身份补缴时,如果按照60%的基数补缴15年,大约8年左右回本,按照100%的基数补缴15年,大约12年左右回本,所以补缴基数越低越好,主要是能参与医疗保险。以8000当年的补缴金额(按照60%基数)计算,5%的基数递增,15年大约需补缴17万,每月养老金大约1500,其中个人账户支付500,统筹账户支付1000。
医疗保险方面,以退休人员异地安置在京,接受三甲治疗为例,对比如下所示。当医保范围内一年的住院医疗费用30万,按此计算,三种方案的报销金额分别为27万、16.5万、23.4万。当医保范围内一年的住院医疗费用40万,按此计算,三种方案的报销金额分别为36万、22万、25万。
-
住院报销比例90%,上限职工医保10万+市级统筹30万+省级统筹40万
-
住院报销比例55%,上限居民医保15万+市级统筹40万+省级统筹40万
如果列入防止返贫检测对象,报销比例提高到65%,但以家庭为单位监测,不容易列入
-
门诊报销50%,上限0.45万。住院报销78%,上限25万
综上,假设一个在京异地安置老人,在退休前按灵活就业,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,获得城镇职工社保和医保。
- 成本,10.5万交到社保统筹账户,每年0.3万交到医保账户(可能返还0.1万左右)
- 收益一,接受一次30万医保规模的治疗, 大约比一老一小保险节省3.5万
- 收益二,每年退休金收入,8年回本,每年回本1.3万
如果老人能够按照企业职工身份,仅缴纳个人账户,则肯定划算,且补得越长越划算。如果老人已有缴纳年限,则计入肯定比不计入划算。